(资料图片)
在西南井下工艺研究所同仁眼里,说到牛会娟的爱岗敬业和突出业绩,没有不交口称赞的。别看她模样乖巧秀气,性情温柔贤淑,可一干起活来,却是一位善于技术攻坚,工作颇有章法的“铿锵玫瑰”,同事们都说,牛会娟真的太“牛”了!
其实,“牛人”也有青涩局促的时候。牛会娟从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刚到西南井下参加工作那会儿,初到元坝井场,面对一无所知的APR测试,她有些无措。“小牛,真羡慕你文凭这么高!但要把所学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就必须从头学起,从现场干起,从当好技术员做起。”带她的师父直言快语。从那刻起,牛会娟有机会就往井场跑,从作业流程、工具使用、现场操作到编写施工方案,她虚心向老工人、技术员请教,向身边同事和书本学习,用最短时间掌握了整个测试工艺技术。半年后,牛会娟步入井下工艺研究所,开启了科研设计的新航程。
近年来,随着川渝地区天然气储层改造对象日趋复杂,不少目标层因作业井段长、非均质性强、完井方式多样,给储层的高效改造带来严峻挑战。作为《深层页岩气压裂暂堵剂研选及应用研究》项目带头人,这副担子不轻。牛会娟义无反顾,沉着自信,带领攻关团队,以提升暂堵材料耐温性和韧性为目标,结合不同工区储层地层温度、完井方式及对溶解性能的需求,通过一次次实验和试错,一一攻克原材料选型困难、力学性能稳定性差等难题,成功研制出应用简便、环保经济、各项指标国内领先的全降解暂堵材料,为海相酸性气、深层页岩气和致密气的有效动用提供了重要支撑。材料成功应用于现场13口井,暂堵有效率达80%以上,获得甲方和同事一致好评。
作为西南井下难动用储量专家组成员,每次提及自己编写的个性化设计,有力促进了难动用储量开发,科研“牛人”脸上禁不住露出几丝自豪和欣慰。川西须家河组二段,因断缝体及气水关系复杂,受埋藏深、低孔致密、高地层破裂压力,高含二氧化碳等特征影响,是业界公认的难动用储量中的难缠“刺头”,也是井下作业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针对不同井区、不同层系储层特征差异明显,水力裂缝扩展复杂等特征,牛会娟和专家组成员坚持“一井一策”“一层一策”差异化设计和改造思路,通过精雕细刻方案设计内容,优中选优,保证了10口川西须二难动用储量井圆满施工,累计产气突破3亿立方米大关。
“用心的量变,终会带来质变。”这是牛会娟对待科研工作秉持的坚定信念。个头虽小干劲大,忙活开来忘休息。“讨论解决方案,经常到凌晨时分。”谈到牛会娟的敬业精神,熟悉她的攻关组同事连声赞叹,“作为一名女科研工作者,爱人在外地工作,她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真不容易。”
十年来,牛会娟先后参与、主持中石化科技部、石油工程公司、西南工程公司等20余个项目研究,荣获众多奖项,特别是《200°C酸液体系的研发与应用》技术成果通过中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个个技术成果和系列产品,为川渝地区的须二致密气、深层酸性气、页岩气储量的有效动用和安全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周维荣 叶霭梅)
(责任编辑:刘小溪 审核:李晓芳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华南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