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 桥 宴
(资料图片)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其为官思想、民本情怀更为后人称道。郑板桥不仅是一代艺术大家,还是一名美食家。据研究,郑板桥的饮食观与其哲学观、美学观一脉相承,儒雅超逸,韵溢品高;师法自然,返朴归真;取材广泛,清新鲜活。
“板桥宴”以板桥诗文中提及的菜肴为基础,结合兴化特产设计而成,成为推广板桥文化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热 菜
荠菜春斑羹
特点:荠菜清香,鲨鱼细嫩,润肺开胃。
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正所谓“三月三,荠菜赛金丹”。郑板桥自小家境贫寒,吃惯了粗茶淡饭,尤其喜欢吃荠菜,并有诗句称赞这种野菜的美味:“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可看出他对清雅鲜爽的荠菜,其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的偏爱。这道菜里的春斑鱼就是虎头鲨。
原料
荠菜、虎头鲨、熟火腿、竹笋、蛋清。
调料
盐、胡椒粉、料酒、生粉、清汤、香油。
乱石铺街
特点:颜色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口感丰富。
这道菜反映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特点。郑板桥中年以后,创造了一种自称为“六分半书”的新书体,这种书体以隶书为主,掺入行楷,在单字字形上呈横扁状,左低右高,既有篆隶古朴苍劲的金石味,又有跌宕飞动的行草味道;在通篇布局上,打破常规,单字安置,大小错落,上下左右互相呼应、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所谓“乱石铺街”的艺术效果,这道菜即由此得名。
原料
豆腐、皮蛋、虾仁、蟹黄。
调料
鸡汤、盐、味精、淀粉。
金线串珠
特点:形似串珠,外脆内嫩。
郑板桥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以兰竹画笔法入书,最后形成匠心独具、个性鲜明的新书体,后人称为“板桥体”。这种书体,横笔由左向右上挑,竖笔不直,如“金线串珠”,别具一格,纵横错落,潇洒别致,具有孤傲、峻峭、雄强的特色。这道菜即由此得名。
原料
鲜藕、豆沙或肉泥、蛋清面粉糊、芹菜茎。
调料
食用油、红椒圈。
拥绿园
特点:色彩鲜艳,清淡素雅。
郑板桥的好友李复堂在自家的浮沤馆旁,盖了一个园林式别墅,内种一丛丛青竹、兰花,置有数株石笋、石壁,板桥取名拥绿园。这道菜即由此得名。
原料
芦笋、银杏、百合、红辣椒。
调料
食用油、盐、味精、水淀粉。
蟹黄肉圆
特点:色泽明丽,口感香浓。
兴化人称肉圆为肉坨子,待客必有肉坨子。郑板桥客居扬州多年,喜食扬州蟹粉狮子头,将兴化肉坨子做成了蟹黄肉圆,是板桥家宴中的大菜。
原料
现剥蟹黄、蟹肉、猪五花肋条肉、青菜叶。
调料
姜末、葱白粒、胡椒粉、盐、料酒、熟猪油、鸡蛋、葱。
竹喜玉欢
特点:酒香肉香扑鼻,肥而不腻。
竹笋烧肉历来为文人所喜爱,郑板桥诗曰:“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原料
猪后座肉、笋片、梅干菜。
调料
葱结、姜块、酱油、白糖、绍兴黄酒。
珍珠四喜
特点:形似珍珠,荷香融入肉香。
郑板桥赴山东范县为官,农民不知螃蟹可食用,又因其形状可怖,称之为甲壳虫。有的村民从田里捡起,互相扔到别家田里,钳伤手足,致使村民闹起来,告到县衙。郑板桥得知后,教他们把螃蟹做成菜肴,变害为利,大受欢迎。
原料
猪肉泥、蟹黄、糯米、鲜荷叶。
莲荷野鸭
特点:色彩明丽,野味纷呈。
荷叶衬底,莲花点缀其间,此菜有板桥诗为证:“百六十里荷花田,几千万家鱼鸭边。舟子搦篙撑不得,红粉照人娇可怜。”此菜色彩明丽,动静交织,绿色的荷叶,粉紫色的莲花,褐色的水鸭,色彩搭配巧妙。
原料
野鸭、梅干菜、紫皮洋葱、菠菜茎、嫩藕、荷叶。
调料
食用油、葱、姜、盐、味精。
组稿:杨瑾
供图:兴化市发改委
编辑:朱 楠
审核:范 萌
签发:花 艳
版权声明:【兴化发布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点
和
发布君陪伴你每一天
↓↓↓
原标题:《舌尖上的兴化|板桥宴(二)》
Copyright @ 2015-2018 华南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